江西赣南采茶戏,浅谈赣南采茶戏

小的时候,县里有专门的采茶戏团,偶尔还会到各地去演出。那时候家里也没多少娱乐项目,无聊时就时常跟着奶奶在家一起听采茶戏。家里买了VCD之后,便可以通过录像机完整的欣赏采茶戏的声色影像。因丈母娘要的彩礼太多而上广东的表哥、七十二行都不晓,嫖赌鸦片样样通”的刘一、坚信“舍不得娇妻,成不了好汉”的王茂生,里面描绘的生活图景给我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后来我才明白,采茶戏中描绘的时代就是爷爷奶奶口中偶尔会念叨的旧社会;我们客家人的先辈,就是像戏剧里那样生活过来的。那种熟悉之感,初看之下是由方言造成的,但其实还有另一个更深的原因——采茶戏中的已远去的生活中饱含着客家人先辈的苦难和欢乐,历经数百年的传承之后,采茶戏已形成我们文化中难分难解的一部分。

家乡文化印记 逐渐消逝的客家文化瑰宝——赣南采茶戏

采茶

有人可能会说,什么难分难解,什么密不可分,现在大家都不听采茶戏了,还不是过得好好的吗?不知大家注意没有,在朋友圈和聊天群里疯传的许多小视频其实都是用当地话配音的。对于用本地话拍成的视频以及用本地话翻唱的歌曲,大家容易产生一种天然地好感,觉得这离自己的生活不遥远。当然,由于客家话和普通话差别比较大,带客家口音的普通话也不像带广东和广西口音的普通话喜感,这也就造成了以它为基础的艺术不能在大范围内传播。但是,在本地人中却非常容易引起共鸣。可以说,以赣州当地方言配音的视频和以方言翻唱的歌曲都只是截取了采茶戏的一个部分。

接下来先简要介绍一下赣南以及采茶戏吧。赣南地处江西与广东、福建的接壤之处,除宋朝经济算比较发达之外,其他时期基本都是贫穷落后的象征。尤其是到了当代,虽有京九铁路和大广高速经过,但赣南这一带的经济却没能因此带动多少。工业和农业都不太发达这种经济基础,造成了赣南别具一格的生活方式,最终催生了一个独特的地方戏种——赣南采茶戏。

家乡文化印记 逐渐消逝的客家文化瑰宝——赣南采茶戏

闽粤赣边客家戏剧联盟联演在闽西武平上演

赣南是采茶戏的发祥地,赣南采茶戏是赣南的客家人以采茶为素材,将采茶劳动、生活提炼加工,再把山歌、说唱、小调和地方戏曲等赣南民间艺术吸纳进来后逐步形成的。这就决定了赣南采茶戏是表演艺术的集大成者。客家男子大多外出谋生,在外地的时间远远大于在家的时间,这就导致女性群体既要包揽家务和农事,还要处理家庭对外的各种事物,可谓是当家作主。所以采茶戏中的内容虽是表现旧时代,但思想却比较新颖,不仅没有明显的男尊女卑思想,反而能对男性进行批判,表现女性当家作主的一面。

采茶戏逐渐消逝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创新,尤其是内容创新,没能结合时代特性推陈出新,也就不能很好的和公众引起共鸣。但是我们还应注意到另一方面,就是传统采茶戏中表现的很多东西并不与我们当下的生活脱节。尤其是对于当今外出打工的赣州人来说,《上广东》这出戏或多或少都会是自己生活的一个写照。

家乡文化印记 逐渐消逝的客家文化瑰宝——赣南采茶戏

“正月新年刚刚过,新的一年才开头,老娘喊我上广东,秦到钱来讨老婆。唉,错就是没错,没钱介日子蛮难过……我今年已经二十六,至今唔曾讨老婆……彩礼算到几大箩,粘谷要介五六担,糯谷又要四五箩,猪肉要介二百九,鸭子鱼子要一伙,花生又要十几升,豆子又要二三斗,香油又要九斤九,瓜子枣子一共又要一大箩,恩息多得吓死人,银子花边要九个,零星铜钱要几吊,其他临时再开口,双被双帐少不得,层厨柜子要樟木……”

这段大表哥对未来丈母娘的吐槽,相信每个江西人都能心领神会。现在很多人一说起江西妹子,都会忍不住吐槽一句,太贵了。大表哥在唱词中提到了彩礼、恩息、糯谷、猪肉、鸭子鱼子豆子香油一大堆,到现在就基本简化成了十几二十万甚至更多。当然也要注意一点,很多丈母娘要未来女婿拿这么多东西并不是贪图财物,而是想看看他有没有一定经济能力给女儿幸福。但是,也不排除一些丈母娘怀着嫁女儿再给儿子娶媳妇这样一种心理。在不久之前,我一个表哥还跟未来岳父因彩礼钱吵起来,最后把桌子都掀翻了。像这种闹剧,很适合作为采茶戏的素材。

家乡文化印记 逐渐消逝的客家文化瑰宝——赣南采茶戏

赣南客家采茶戏产生于明朝末年,经历了从茶歌 、茶灯再到茶戏的过程,至今已有四百年 的历史有茶腔、灯腔、路腔和杂调四个类别共约300个曲牌,虽然已经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传承和发展却不容乐观。希望广大采茶戏创作者能创作出贴合这个时代的作品,希望广大客家子弟都能为采茶戏的传承和发展出一份力。

版权声明:
作者:ranpi
链接:https://www.ranpi.cn/3532.html
来源:安溪铁观音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