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松茶正品(大肚子茶正品)

之四:杜半楼济南试泉记

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

烹茶鉴水,是中国茶道的特色。

品茗鉴水之风俗,江南比江北更为盛行。济南泉水素以清冽甘醇闻名天下,而江南士子、茶人亦多慕名而来者。清代雍正年间,其“顾曲周郎”非无锡进士杜半楼莫属。

雍正八年庚戌(1730),时任山东巡抚的岳濬奉诏重修《山东通志》,他特邀江南翰林杜诏前来开局排纂。堂堂封疆大吏、一省之长,为何对杜氏如此青眼相加呢?

原来,这杜诏可非一般士人。

杜诏(1666——1736),字紫綸,号云川,学者称半楼先生。江苏无锡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逾年告归。著有《云川阁集》。

《清史列传》称杜诏“天才秀逸,工诗,尤善填词”。尤其,他在未中进士前,即为康熙招入内廷纂修《方舆路程》《历代诗余》《词谱》等。岳濬所看重的,显然是他在历史学、地理学、诗词学等诸多领域全面深湛的学养,这才是修志必须的基本功。

这杜诏来到济南,亦喜不自胜,因为借此可以了却他一个积久的心愿:品赏济南泉水。

在济期间,杜诏曾多次畅游逯氏园,写下《再过逯氏园》:

步出城西門,復此憩良久。

秋风欲萧瑟,層阴淡疏柳。

方池淰淰寒,細水涓涓浏。

泉声聒人耳,泉香悦我口。

为问烹泉客,窮彼泉源否?

知是古賢清,因之滌塵垢。

他称颂逯氏园“層阴淡疏柳”,“芳池淰淰寒”,特别是其中的贤清泉“泉声聒人耳,泉香悦我口”,“知是古賢清,因之滌塵垢”。(《再过逯氏园》,见清刻本《云川阁集》,下同)

《山东通志》垂竣,杜半楼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这天一大早,他约上四位与他一道修志的同人,特意雇了一位强壮挑夫,挑上专门用来煎茶的茶铛等品茶工具,在济南城内城外遍游群泉以品评水味(“我与四子朝出城,滿街聽彻流泉聲。一夫负担携茶铛,次第汲取加品评。”),写下独具慧眼、脍炙人口的《试泉行》《又赋二绝句》诗。

这杜半楼一生走南闯北,经多识广,且早归山林,日与二泉相对,其论水品茶功夫当不一般。在《试泉行》诗的序中,他说:

“濟南七十二泉,论者谓趵突为上,金线、珍珠次之,余皆不及。余獨爱賢清泉,以为神味迥绝,比偕刘震濛、邵振飛、潘方霖、黄名標嘗古温泉及龙潭、天镜、马跑诸泉,未有如贤清者。既而得蜜脂泉於阛阓中之僧舍,乃更出贤清之上。”

夏天里,聊聊咱济南的茶文化(下篇)

摄影:王琴

于是,杜半楼慨然赋诗道:

古溫泉從石竇生,飛來天鏡光熒荧。

龙潭、马跑如雷轰,一泓清可唯贤清。

谁知蜜脂藏杳冥,既甘且冽怡我情。

……

诗人对贤清泉的独特水味,用了“神味迥绝”四字,意其非人间所有之味也,其喜爱、赞赏之情,溢于言表。然而,当他又在僧舍中发现了蜜脂泉,想不到其味更出贤清之上。

事情到此依然没有结束。杜半楼继续试泉,再作《又赋二绝句》:

一條金线觅無踪泉在民居,㙩垣薮之,翠幙遮來粉壁重。

縱有珍珠穿不得。更何心去绣芙蓉欲访芙蓉泉不果。

汩汩麈埃多鬧市,涓涓芜没半荒湾。

肯来着眼窥金井,玉虎牽絲系玉環城中玉环泉最佳。

原来,他又到了金线泉与玉环泉等泉池,并且发现,城中水味最佳之泉,乃是玉环泉。自然,还有诸多的泉池,因种种原因,他“欲访未果”,如著名的珍珠泉、芙蓉泉等。所以,这次济南试泉仍然留下不小的遗憾:实在是宜茶的名泉太多了呀!

之五:到林汲泉去喝茶

是十年前的盛夏时节。

我们一行人为拍摄一部反映济南市中形象的电视纪录片来到佛峪。山中酒家在“夏屋”之下支起圆桌,同行的兴隆办事处(注:佛峪属地为此办)的宣传干事小王取出一包铁观音,酒家用大茶壶泡上,少顷,服务员将茶水倒入粗瓷茶碗,想不到,那馥郁的茶香便在空气中迅速弥漫开来。于是,我们迫不及待地那么一啜,那香气一缕一缕地,先是在舌尖、在口中回旋,继之,它便香透了你的五脏六腑,甚至身上的每个毛孔。古人所谓“腋下生风”,正此意也。

一行人咸谓:这是平生喝过的最香最好喝的茶了。

夏天里,聊聊咱济南的茶文化(下篇)

摄影:陈振

细思之,曾喝过用趵突泉水、虎跑泉水,还有长寿之乡巴马的泉水沏过的茶,但却都比不上这里的茶香。而这里分明茶叶质量一般,茶具尤为粗糙,何以故?这时,服务员指着一个从山上(林汲泉)接下的塑料水管说:这是用林汲泉水泡的茶呢!

我们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正应了前代茶人的话语,是三分茶七分水呀!

此时,一阵仙风吹过,松叶涌动作波涛状,好是清爽。不由想起古人诗句:

忽觉秋风吹暑过,

半瓯茶味本天然。

此后,到林汲泉喝茶、取水,成了我们每年的夏秋时节固定不移的项目与仪式。

到林汲泉去喝茶,你可以展开丰富的历史联想。

走进悠远的文化情思和美好的诗意境界。

佛峪,林深壑美,飞泉流泻,竹月松风,清幽静谧,春来,艳阳高照,暖风初布,桃花半落,野花正芳,那罕有的山野情趣,令人彻底沉醉。而秋季更是这里最美的季节,那正是著名的“历城八景”之一的佛峪红叶呀。因而,自古以来,这里不知留下多少题留吟诵的诗歌佳作。

此外,佛峪更是“修落帽故事”的好去处,是文人雅士“诗意的栖居地”。仅在清代乾隆年间,便曾有三位济南府的进士于年轻时代在此隐居读书。他们分别是大名鼎鼎的周永年、郝允哲和方昂。周永年自号“林汲山人”,为翰林院编修,《四库全书》纂修,大学者,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借书园的创办者,其嘉惠士林,对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贡献自不待言。而方昂则官至江南布政使,其政绩与学养均为世人称道。独郝允哲英年早逝,令后人常有“千古文章未尽才”之叹也。

闲暇,读点古人书,比什么都好。

眼前,是郝允秀的《松露书屋诗稿》。

济南的古代诗人,常以隐居读书的方式啸傲湖山,以读书为至乐,以生命为歌诗。

清代济南府齐河县诗人郝允哲、郝允秀弟兄,便长年读书于龙洞佛峪青山翠谷中。兄郝允哲成乾隆四十年(1775)成进士,官候补知县。他少聪颖,读书过目成诵,积书万卷,手自校雠。其诗风雄放恣肆。而郝允秀十四岁即以能诗闻名乡里。十九岁登泰山,刻有《拾翠囊诗》。他无世俗之好,以诗自娱。所写诗不下万首。著有《水村诗存》《松露书屋诗稿》《水竹居诗集》等。时人论其诗“意致清冷,多哀怨之音”,“天生诗人”、“流连景物,触绪怀人,音韵凄清,如闻冷雁哀猿,令人生感。”(参见《松露书屋诗序》)出于对诗歌和济南山水的深爱,郝允秀创作的泉水诗高达77首,为济南泉水诗人之冠。尤为感人的是,郝允秀在年老体弱的暮年,于齐河老家写有《病后思饮林汲泉水不得因作长歌》诗,诗中首先回顾他当年在林汲泉隐居时携瓶品茗的雅兴:

我昔在空谷,携瓶春树前。

洗盏当落日,兽火欣烹煎。

一吸消烦躁,再吸清尘缘。

三吸四吸不自觉,恍如身在蓬壶巅。

安期红枣未得食,空将玉液醉群仙。

遍体清凉耳目爽,微微秀气盈丹田。

然而郝允秀在老病垂暮之年回到老家,这时,他唯一想喝的便是林汲泉水,家人在齐河打来最好的“金井”之水,但也无济于事:“对茗胸如填”。他盼望着、渴念着能再到佛峪林汲泉头,再过过那笔床茶灶、枕石听泉的日子,诗的结尾说:

太息人间名胜地,何时重上钓台倚石看漪涟!

淋漓尽致地显示了他对林汲泉超乎寻常的深情与挚爱,读后令人唏嘘不止。

读书至此,方才彻悟;到林汲泉去喝茶,不是咱们的独特发现,却原来自古便有知音在。

夏天里,聊聊咱济南的茶文化(下篇)

摄影:李锋

之六:白石泉:“茶扉临水启,如在图画里”

白石泉是清代乾隆后期晚出之泉,然其泉水甘美如醴,清代描写白石泉试茶的诗作很多。如王烻《白石泉试茶,同庆孙》:

邪胆不敢照,石砂皆玉莹。

若教无附著,应得更空明。

僧乞净瓶汲,童知活火烹。

何人能七碗,脏腑恐冰生。

(清咸丰七年高密王氏春晖堂刻本《碻(广上吾下)诗钞》卷上)

此诗道出了白石泉水的一大特征:清冽甘醇。白石泉的另一特点是景致宜人。喝茶也要喝个好的环境。济南诗人陈超有《白石泉茶肆即事》诗称:

断桥聚影没残碣,远水跳波喧夕阳。

杯泛碧螺清酒吻,花开红蓼媚茶铛。

景致风味上佳。白石泉边原建有“金山小煞”,亭台楼阁、茶社,一应俱全,人们可在此放舟垂钓,观白鹭戏水。晚清瑞安诗人孙诒棫有《同平子游白石泉》:

晓出历山门,行行二三里。

乱峰争初日,微茫伏还起。

缘河槐柳阴,流水何瀰瀰。

一泓白石泉,水石清且泚。

叠石为小桥,一径通浮沚。

时当盛暑天,茶扉临水启。

每觉风徐来,山色明窗几。

陂陀高复低,人家相依倚。

下坡复登坡,如在画图里。

行绕城东门,日已移午晷。

(《孙诒棫诗集》卷二)

平子,宋恕也;孙诒棫为其妻弟,好诗。此诗所展示的不独白石泉,还有其周围清雅、秀丽的环境:槐柳、清泉、叠石小桥、小径浮沚等,更为宜人的是,茶肆的门窗全部向南临水而开(“茶扉临水启”),夏日里,清凉的河风徐徐吹来,南山的秀色尽在眼底(“每觉风徐来,山色明窗几”),一切如在图画之中,真的是神仙一般的快乐日子!

夏天里,聊聊咱济南的茶文化(下篇)

摄影:李锋

之七:曲水亭茶舍风情

其一:黄茆亭子夫妻店

晚清到民国,曲水亭是济南享有盛名的茶社与围棋社。而在咸丰、同治年间,则为一夫妻开设的茶肆。

廷奭(1844——?),爱新觉罗氏,字紫然,号棠门,自号紫然居士,别号饭石道人、两面目道人。满洲正黄旗人。山东巡抚崇恩之子。工诗词,精绘事。著有《未弱冠集》。

我们来看廷奭笔下的《曲水亭茶舍》:

黄茆亭子曲水曲,择来僻地避尘俗。

几株杨柳绕栏杆,水影上摇窗户绿。

主人泉石小生涯,不卖村醪卖野茶。

烟吐炉心香泛盏,冰壶雪乳类山家。

焉用泥墙画陆羽,竹篱断破疏花补。

夜邀豪客两三人,煮茗灯窗话风雨。

雨声萧瑟助泉声,鼎吟茶沸相杂鸣。

一笑火前春十片,真教两腋清风生。

莫把旗枪斗翠紫,品茶专以静为美。

风流澹雅小茶坊,足抗兰亭傲曲水。

(清同治二年懒云窝刻本《未弱冠集》卷六 战秋集)

“黄茆亭子曲水曲,择来僻地避尘俗”,说的是,绕着曲曲绿水而建的曲水亭,是一处足以避开尘俗的休闲佳处,而亭子的色彩是不失艳丽而雅致的黄色。“几株杨柳绕栏杆,水影上摇窗户绿”,杨柳,是百花洲、曲水亭的典型风物,绕着水亭栏杆的垂柳,摇曳拂水,诗意无限;而曲水亭的四围皆为清澈的碧水,水影上摇,连亭子的窗户都是绿的哟。

这不是夸张,而是写实。

最令客人感受亲切的却是这里的主人(像是一对夫妻),依靠着这曲水泉做起了烹茶待客的生意,而且是,只做茶舍不做酒的生意(“主人泉石小生涯,不卖村醪卖野茶”)。茶炉吐着微火,茶水泛着清香(“烟吐炉心香泛盏”),这是因为,曲水泉的水质太好了,就如同在山泉的“冰壶雪乳”一般纯净甘冽(“冰壶雪乳类山家”)。

接下来,诗人又回到曲水亭的环境,谈到它的竹篱与疏花相互辉映的田园式醇美景致感觉。

最后,诗人写到他与其同伴在此品茗的幸福感觉。

灯窗之下,好友相聚,品茗夜话人生,潇洒、遂愿、过瘾;少顷,天下起了濛濛细雨,而此时,曲水泉的泉声与雨声相和,茶沸之声与吟诵之音相答,更为客人的雅聚增添了色彩与诗意(“雨声萧瑟助泉声,鼎吟茶沸相杂鸣”),人们在“两腋清风生”的美好享受面前,感到这一“风流澹雅小茶坊”的聚会之温馨惬意,甚至不亚于晋代王羲之们的兰亭雅聚了。

夏天里,聊聊咱济南的茶文化(下篇)

摄影:李锋

其二:曲水亭前茶社,茗饮极佳

自然,写到曲水泉亭茶社茗饮的,还有许多。甚至,将此处称为“兰亭”的,也不独廷奭一人。据文献,在此之前的道光年间,此亭便已成为茗饮胜处。

史梦兰(1812——1898)字香崖,一作湘崖,一字秀崖,号砚农。祖籍江阴,明万历间迁至直隶乐亭(今属河北)西南大港。自幼好学,道光二十年举人,任史馆謄录,选山东朝城县令,以母老未赴任。同治八年直隶总督曾国藩开设礼贤馆,以史梦兰学识渊博,礼聘其创修《畿辅通志》,力辞不就,奉母教子,以著述自娱。

史梦兰写有《大明湖棹歌十二首》,其十二云:

乱泉十里此渊渟,港汊纷纷聚一汀。

曲水亭前茶社散,流觞合唤小兰亭。曲水亭在湖南岸抚院西北隅,货古玩玉器者破晓集此,若京都所称小市者。然四面流泉清可见底,茗饮极佳。

(清刻本《尔尔书屋诗草》卷六)

“乱泉十里此渊渟,港汊纷纷聚一汀”,是说曲水亭所处地段之美丽景致,前句盖指百花洲,后句则指水边。曲水亭正是建在此乱泉十里的如同明镜的汇聚之处,在“港汊纷纷”、清溪淙淙的水湄。诗人接着说:此时,曲水亭的茶社刚刚散场,显然,诗人是从那快乐而得意满满的客流里,来反衬曲水亭的美好的,因为诗的结句是“流觞合唤小兰亭”,这话的意思是,如果添加上曲水流觞的项目,这里应该就是当年的兰亭雅聚了。

这样的描写,诗人感到仍难尽兴,所以,他又在诗后添加了一段说明,称曲水亭“四面流泉清可见底,茗饮极佳”,这“四面流泉”,自然有供应曲水亭茶茗用水的曲水泉在内,甚至,还应包括我们今天不知道其他泉池在内的吧。

诗中还写到当年曲水亭畔的集市,那不是普通的市场,乃是高雅的“古玩玉器”市场,而且有时间限定(“破晓集此”),“若京都所称小市者”,这又是一番旧时曲水亭上的古雅风貌。

之八:古代济南家家煮泉饮茶的潇洒与惬意

好茶离不开好水沏泡。

茶得水才有其香、其色、其味。

济南泉水,是最为理想的宜茶之水。

漫步济南街头,似乎茶肆茶馆并不多见。

是的,往日济南人几乎家家有泉,他们的“茶馆”,都开在自己家里了。

而且,这应该古已如此。

其一:煮茶风炉处处火

清代乾隆年间,江苏吴县著名诗人张埙来在济南,遍观泉湖之美,乃欣然作《趵突泉》诗,中有诗句写济南家家饮茶之盛况:

煮茶风炉处处火,湔裙水阁家家桥。

一城士女在一水,它郡无此风光饶。

“煮茶风炉处处火”,说的就是济南到处都在用风炉煮茶瀹茗的状况。何等亲切、熟悉之貌。而“一城士女在一水,它郡无此风光饶”,则鲜明展示了济南城人泉相依的无穷魅力,是的,在这所古城里,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人们都是与泉水生活在一起的。这是济南最为动人的生活画面、生活场景了。

其二:晓汲新泉水,风炉簾外支

清乾隆后期,山东高密著名诗人王烻长年寓居济南,过上了如同济南居民一般的日常生活。他的《烹茶赠寄庵》诗,便是自己生活的写真:

晓汲新泉水,风炉簾外支。

独从无味处,有得未尝时。

竹几列瓯静,松茶添火迟。

偶来分一碗,清冷入心脾。

(清咸丰七年春晖堂刻本《碻(广上吾下)诗钞》卷上)

诗人说,他一大早便汲来新鲜的泉水,在院里支好风炉,干什么——煮茶,煮泉水茶呀。

其三:春雨家家斗茗來

清代济南饮茶之盛,更为鲜明地体现在道光年间江苏吴县诗人孙义钧的《济南杂诗》里,全诗六首,之四云:

甃石缭垣漱碧苔,氿泉穴出徧城隈。

江南漫羡中泠勝,春雨家家斗茗來。

“甃石缭垣漱碧苔,氿泉穴出徧城隈”,正是济南家泉众多的又一诗意说法。正是家家拥有了那么多上佳的泉水,导致济南饮茶之风大盛。究竟兴盛到什么程度呢?诗人说:“江南漫羡中泠勝,春雨家家斗茗來”,中泠泉,天下第一泉也,位于江南镇江,为什么诗人说“漫羡”呢?其言外之意在最后一句得到了解答,你中泠泉只是一个泉而已,而济南则“徧城隈”皆是也,因此才能在春雨之后,出现“家家斗茗”的盛况呀!

作者:侯林 侯环

来源:风香历下

版权声明:
作者:ranpi
链接:https://www.ranpi.cn/3223.html
来源:安溪铁观音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